高血压,这个我们常常听说的疾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抽烟、酗酒等习惯,都可能导致身体内部的紊乱,引发肥胖或营养过剩,从而引发高血压。它就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当高。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尽管许多患者正在服用两种或更多的降压药,但他们的血压达标率却只有31.1%,这意味着70%的患者血压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何血压控制率如此之低?一方面,部分患者并未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用药随意,缺乏定期的血压监测;另一方面,对用药的恐惧导致他们时用时停,甚至自行去药店购买药物,缺乏医生的科学指导。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五大类。但自行购买降压药存在风险:一是用药目的不明确,存在盲目性;二是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情况。高血压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而合理的降压治疗能够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不过,对于已经明显受损的肾脏或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加重肾功能问题。因此,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行减量或去药店随意购买。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降压的要求更为严格。尽管有些高血压患者每天都在服用降压药,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血压状况。降压药并不意味着血压已经达标,患者需要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并经常监测血压,以确保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目前,全球高血压指南将140/90毫米汞柱定为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目标。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降压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或肾病等疾病的高危患者,血压的目标值应该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压)应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于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当然,血压并不是降得越低就越好。一个65岁的患者因为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而擅自多服了降压药,结果血压一下子下降得太厉害,头晕目眩,差一点跌倒。因此,降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把血压快速降到太低水平。一般来说,降血压达标需要1~2个月的时间,降压太快太低会减少心脏血流供应,加重心肌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咨询医生,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同时,在家中应常备血压计,对自己的血压波动进行跟踪监测。一般来说,血压一天测两次,早餐前和晚上睡觉前各测一次。对于血压控制平稳的人,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对于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7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在早晨起床排空大小便后休息10分钟开始测血压,测量时最好端坐在靠背椅上,两腿放松落地,裸露上臂后包上袖带进行测量。袖带高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如果袖带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测量血压时袖带位置偏低,所得到的血压值就会偏高。我们必须明白,人体的血压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夏天,血压会有轻微的下降,而在冬天,血压则会明显升高,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冬季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夏季分别高出12毫米汞柱和5.5毫米汞柱。因此,在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这需要根据我们自己的血压自测值来决定。
上一篇:心悸松静功疗法
下一篇:引起高血压病因是什么呢
点击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