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药局/智药局
站在2024年初,生物医药行业“裁员滚滚”仍在继续。
据智药局监测,1月全球至少有25家药企公布了人员及管线精简情况或计划,同比去年1月的19家,增长约32%。
以下为2024年1月药企裁员情况:
国外23家
1月1日:
去年12月,同种异体t细胞免疫疗法公司AlloVir宣布将停止其三项Posoleucel(一种研究性T细胞疗法)的III期研究,因为“不太可能达到主要目标”的结果。
根据1月1日发布的WARN报告,AlloVir透露,“为了降低成本并保留资本”,它将解雇约95%的员工,裁员将主要在今年第一季度。
根据SEC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公司拥有114名员工,换言之,剩余的员工数量约为5~6个人,仅能维持基本运营,寻求后续战略代替方案。
截至2023年9月30日,AlloVir拥有2.133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AlloVir表示,这足以维持公司至少12个月的运营。
1月4日:
根据纽约WARN通知,辉瑞位于纽约州珠江市的疫苗研发基地预计从2月开始裁员285名员工。
该基地是辉瑞九大研发基地之一,目前拥有1012名员工,裁员潮将于3月25日结束。
1月4日:
CRISPR递送初创公司AeraTherapeutics向STATNEWS证实已解雇25%的员工,其创始人正是crispr编辑技术的先驱人物之一张锋。
AeraTherapeutics于2023年2月成立,A轮和B轮资金合计1.93亿美元,旨在“实现和推进下一代变革性基因药物”。
发言人DanBudwick在一份声明中将削减归咎于生物技术融资环境的困难。
他表示:“尽管Aera目前仍保持强劲的现金状况,但考虑到当前的生物技术融资环境,我们已选择采取措施,将我们的战略和投资重点放在新型交付平台的开发上,从而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现金跑道。”
1月4日:
基因编辑公司IntelliaTherapeutics宣布,将裁员约15%,并暂停部分探索性研究阶段项目。一位公司代表表示,裁员将在所有部门进行,“不会影响其主要项目和候选人。”
同时,Intellia还强调了其三年战略重点和2024年关键里程碑,其中包括今年第一季度在NTLA-2001治疗A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MAGNITUDE试验中对第一位患者进行给药,并为该阶段做准备NTLA-2001治疗ATTR淀粉样变性伴多发性神经病的III研究。
根据SEC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2月17日,Intellia拥有598名全职员工,其中471名主要从事研发工作。
1月4日:
2023年,赛默飞世尔历经了六轮裁员,涉及上千人,在这一轮中也是先行者。
赛默飞世尔科技发言人表示,赛默飞世尔将于7月关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的工厂,并且不会续签租约,该公司将从2月份起在同一工厂裁员74名员工。
该发言人补充说,佩塔卢马工厂生产移液器吸头、微量离心管等。在大流行期间,该工厂是该公司投资1.4亿美元用于促进Covid-19疫苗生产和测试的五个设施之一。
1月5日:
细胞基因疗法公司SentiBiosciences公司宣布,将裁员约37%。
SentiBiosciences于2016年成立,2021年末在纳斯达克SPAC上市。公司联合创始人包括合成生物学大牛JamesJ.Collins和TimothyLu(卢冠达)。
Senti最近获得FDA批准其基于细胞的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新药研究批准,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将把资源集中在该候选药物上,并开发一种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该公司预计其现金跑道现在将延长至明年第一季度。根据其LinkedIn页面,Senti拥有51至200名员工。
1月5日:
据路透社报道,异体基因治疗“先行者”AllogeneTherapeutics将裁员近四分之一,将重点转向开发血癌疗法。
Allogene最近宣布不再专注于测试另一种血癌疗法Cema-Cel的两项研究,这将导致裁员。
截至2023年2月,Allogene拥有361名员工,推测约90人受到影响。
1月5日:
NanoStringTechnologies宣布,为了削减成本,将裁员约5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9%,裁员预计将于3月31日完成。
NanoStringTechnologies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是一家为全世界的转化研究和分子诊断产品提供生命科学工具的公司。
在今年的JPM会议上,NanoStringTechnologies还首次公开发布了CosMx™SpatialMolecularImager(SMI)以真正的单细胞分辨率捕获的全转录组数据集。
1月8日: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初创公司BenchSci宣布裁员。经证实,BenchSci本次解雇了70名团队成员,员工人数减少了17%。
BenchSci称,裁员原因包括“经济环境的变化、运营效率和对技术进步的适应”,特别提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据统计,BenchSci累计已获得8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2.18亿加元(1.7亿美元),最近一轮是6个月前完成的7000万美元D轮融资。
1月8日:
德国免疫肿瘤公司Affimed宣布,将裁员一半,重组将把所有资源投入临床阶段项目,并将现金跑道延长至2025年。
Affimed上周宣布将出售其子公司AbCheck。该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3月底,Affimed拥有219名全职员工。
根据公告,已担任该职位13年的Affimed首席执行官AdiHoess将于1月15日辞职,首席医疗官AndreasHarstrick将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1月8日:
全球化肿瘤学生物技术公司Exelixis宣布,未来几个月将有约175名员工离职,相当于公司员工人数减少13%。
重组计划旨在“集中研发资源,推进我们的新兴产品线”,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莫里西(MichaelMorrissey)博士在1月份的一份声明中解释道。
“重新平衡我们的投资重点”意味着Exelixis可以专注于已批准的癌症药物Cabometyx的标签扩展,以及推进zanzalintinib的开发。zanzalintinib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处于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的后期研究中。
议程中还包括针对各种实体瘤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一期试验,以及最近从InsilicoMedicine获得许可的一期USP1抑制剂,该抑制剂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对PARP抑制剂耐药的肿瘤。
此外,莫里西还提到计划“将三个有前途的临床前项目转入临床开发”。
该重组计划将于本季度完成,成本可能约为2500万美元,将为Exelixis今年实施4.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提供必要的“正现金流”。此前,该公司于去年成功进行了5.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
1月8日:
Organon公司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告诉FierceBiotech,2023年第四季度,Organon在某些市场和职能部门实施了重组活动,影响了约3%的员工。
1月9日:
C4Therapeutics宣布,公司将裁员约30%,即45人,以将其现金跑道延长至2027年。
该公司表示将优先开发其临床阶段候选药物CFT7455、CFT1946和CFT8919,所有这些药物均旨在治疗癌症。
C4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赫希(AndrewHirsch)在公司声明中表示:“我们强化的资产负债表,加上重组带来的成本节约,为整个投资组合的关键里程碑的执行提供了充足的跑道。”
1月16日:
AI+生物凝聚物初创公司DewpointTherapeutics正在经历重组,由于几项制药合作失败,该公司将裁减18个职位,约占员工总数的15%。
公司称,裁员是暂时的。公司需要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员工,以帮助将公司的首批药物投入临床试验并扩展其人工智能能力。
作为全球第一家将生物分子凝聚体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公司,Dewpoint累计融资2.87亿美元。
1月16日:
加利福尼亚初创公司allakos宣布,由于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II期试验结果令人失望,该公司将结束其候选药物lirentelimab的研发工作,并裁员一半以节省成本。
据GlobalData称,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卡洛斯的公司拥有123名员工。
Allakos表示,重组将把现金跑道延长至2026年,现在将重点关注其单克隆抗体AK006,该抗体被设计用于抑制肥大细胞,目前正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I期测试。
1月17日:
拜耳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启用一个名为“DynamicSharedOwnership”新运营模式。
在拜耳的新闻声明中提到,拜耳希望通过这个新的组织结构持续提高业绩,新的模式将减少层级、消除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并加快决策进程。
而这一模式的目的是让拜耳更加敏捷,能够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尽快让拜耳回到成功的道路上。
拜耳表示,裁员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迅速实施,并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拜耳特别强调了2026年底前不会强制裁员,将给员工提供依据年龄划分的遣散费、必要的时间和其他保障,工作保障协议会延长至2026年12月30日。
该公司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芭芭拉·甘斯文特(BarbaraGansewend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将以牺牲许多管理人员的利益为代价”。截至去年底,拜耳在全球拥有101000名员工。
1月17日:
据WARN报道,全球CDMO巨头Lonza将在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德工厂裁员218人。
该公司报告称,正在关闭其在那里的制造工厂。这个占地12万平方英尺的基地主要用于生物治疗药物、生物试剂和生物材料的生产。
公司发言人告诉FiercePharma,裁员将于2月2日生效,工厂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关闭。
1月17日:
试剂制造商AlphaTeknova正在裁员15%,以节省约640万美元。该公司首席商务官KenGelhaus和首席人力官LisaMcCann也即将离职,他们的职位已于3月份解除。
AlphaTeknova成立于1996年。公司专注于为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提供生物加工、生物生产和分子诊断的关键试剂,主要业务为细胞培养基和补充剂、蛋白质和核酸纯化缓冲液以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开发和生产,同时提供相关定制产品服务。
截至16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下跌12.44%,为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1月18日:
IkenaOncology将裁员约35%,作为“组织精简的一部分,以便将探索性研究和发现的资源重新分配给正在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肿瘤临床项目”。
根据SEC的一份文件,这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公司将解雇约20名员工,目前还剩下37名员工。
文件还指出,1月17日,百时美施贵宝通知Ikena,其不会继续两家公司围绕两种候选药物的合作。
Ikena在公告中表示,现在将专注于其两个领先的临床阶段肿瘤候选药物,其现金跑道将延长至2026年下半年。
1月18日:
PMVPharmaceuticals宣布,该公司将裁员约30%,以将现金跑道延长至2026年底。
根据其LinkedIn页面,这家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公司拥有51至200名员工。
PMV表示,其首要任务是开发其候选药物PC14586,这是一种小分子p53重激活剂,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具有特定突变的实体瘤。
1月22日:
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Cara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将解雇约一半员工,其中包括CSOFrédériqueMenzaghi。
此举与关闭其III期慢性肾病项目同时进行,预计将把Cara的现金跑道延长至2026年。
据EndpointsNews报道,该生物技术公司截至2023年3月拥有106名员工,现在将把重点转向在口服迪非利克法林未能显示出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有意义的临床益处后,研究了迪非利克法林对神经性病症感觉异常感觉痛(NP)患者的疗效。
1月24日:
据EndpointsNews报道,远程医疗领域最大的公司之一TeladocHealth本月早些时候进行了裁员。
根据LinkedIn最近20多篇提到公司裁员的帖子,裁员似乎已经影响到了开发人员,包括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Teladoc发言人证实,一些部门已经进行了重组,“这导致一些职位被取消”。
1月26日:
据EndpointsNews周五报道,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可编程RNA初创公司StrandTherapeutics已解雇约18%的员工,影响了108名员工中的19名,他们参与了早期项目。
“我们正在从平台转向管道,”Strand首席执行官杰克·贝克拉夫特(JakeBecraft)说道。
“我们在过去一两年构建的一些工具,尽管在研究中取得了成功,但在这些药品中将不再需要。”
在此消息发布之前,Strand刚宣布FDA已批准STX-001的I期试验,STX-001是一种基于mRNA的癌症疗法,可直接在肿瘤微环境中长时间触发炎症蛋白IL-12的产生。
国内2家
1月8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根据博际生物的申请,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博际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其商业秘密保护的抗体发现和筛选技术以及SIB®双特异性抗体平台,为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研发新一代的、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免疫治疗。
博际生物不仅2024年首家破产清算的Biotech,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公开破产清算的Biotech。
公司破产后,创始人张海洲博士也很快找好了“下家”。2023年12月底,美迪西宣布任命张海洲博士为临床前研究事业部总裁。
1月26日:
行业媒体EndpointsNews报道,经过广泛战略评估,CDMO巨头Lonza(龙沙)将关闭位于中国广州开发区新知识城的生物技术工厂。
根据公司官网,Lonza在广州的南沙和开发区均拥有生产厂,其中南沙厂区主要生产药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广州开发区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的生产和研发。
而广州开发区工厂大约有400名员工,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到2025年第一季度,将有约300名员工被解雇,不过仍将维持Lonza在中国的销售业务。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称龙沙广州大分子工厂目前正逐步裁员,关厂原因是“接不到订单。”
声明:本文系神州医药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击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