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招商-中国医药招商网站—神州医药网 | 网站声明
绿叶制药:中国自主研发中枢神经系统新药首次获美FDA批准上市专业的医药资讯平台-神州医药网-神州医药网

绿叶制药:中国自主研发中枢神经系统新药首次获美FDA批准上市

根据绿叶制药官微15日消息,其自主研发的新药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产品编号LY03004)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微球制剂作为新型高端制剂的代表之一,针对临床需求设计释放速度和周期,可持续释放药物一周至数月,并达到平稳释放药物,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的目的。微球制剂的研发、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Rykindo®基于绿叶制药的微球专利技术平台自主研发,该产品每两周经由肌肉注射一次,通过微球制剂以长效、缓释的方式递送有效成分利培酮发挥作用。Rykindo®是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下简称CNS)治疗领域的新药,亦是首个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由中国大陆制药公司开发的复杂制剂产品。


Rykindo®获批意味着我国新药在该领域出海实现“零”的突破。这一历史性突破表明国际上开始认可中国在CNS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能力,这不仅是绿叶制药“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Rykindo®,首个在美获批的国产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


Rykindo®注射后起效迅速,有助于快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Rykindo®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平稳,有助于降低剂量依赖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其在停药后快速清除,也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作为一种长效针剂,Rykindo®可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欠佳的问题,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长效针剂作为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的重要策略。对于双相障碍患者而言,维持规律的用药是保持其情绪稳定、防止复发和住院的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现有的维持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可保证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口服制剂的日常负担,可能有效降低双相障碍受试者的复发频率1。 


Rykindo®在美获批,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重要里程碑


过去十年里,“走向国际市场”几乎成为了一些优秀的中国药企的共识,特别是近年来受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更加迫使中国药企加快寻找国际市场出路和发展空间的步伐。但同时,多个国产新药在FDA的闯关失败,也说明了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之路并非坦途,需要在研发创新价值、临床试验设计、临床数据质量管理上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Rykindo®之前,获得FDA上市批准的国产新药凤毛麟角,CNS领域更是一片空白。


绿叶制药一直坚持“创新”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市场”的完整运营体系,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积累,绿叶制药已形成较有优势的国际化研发、注册临床、供应链与商业化能力,这也是Rykindo®得以在美实现获批的保障和基础。Rykindo®在美获批,是对以“绿叶模式”为代表的中国药企“自主出海”之路的验证,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重要里程碑。


目前,绿叶制药正在积极推进Rykindo®在美国的商业化布局。除了在美国获批,Rykindo®已于2021年在中国上市。集团亦在欧洲开发Rykindo®,并计划将其推广至全球更多市场。基于大量未满足的患者需求,IQVIA数据显示:2021年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全球和美国的销售额分别达到约71亿美元和约44亿美元2。


全球领先微球技术,助力中国药企跻身全球CNS领域第一梯队


CNS是绿叶制药的核心战略领域之一,也是绿叶制药海外市场聚焦的主要治疗领域。长期以来,伴随着CNS疾病机制复杂、药物难以到达靶部位、研发风险高等多种原因,该领域的新药研发进展相对较缓,且当前在全球上市的CNS治疗领域新药中鲜有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


以Rykindo®所依托的微球技术为例,微球制剂作为一种复杂制剂,其研发、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绿叶制药打破海外垄断多年的技术壁垒,最终形成在研发策略、创新体系、工艺设备和工艺系统的设计开发、商业化生产、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以及全球专利保护上的卓越能力和优势积淀,在微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这些技术平台,集团面向海外市场已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除了Rykindo®,绿叶制药另一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研产品——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LY03010)也已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临近商业化阶段,有望在上市后与Rykindo®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为广大患者服务。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方面,另有包括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同步开发的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以及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美国处于NDA审评阶段的一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在研产品。


同时,通过思瑞康®、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等已上市产品的全球化推广,绿叶制药在全球中枢神经治疗领域内的学术品牌影响力得以日益提升,为将来即将陆续上市的更多新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BARTOLI F, CALLOVINI T, CAVALERI D,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s on 1-year hospitaliza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a mirror-image study[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22.

2. IQVIA数据

声明:本文系神州医药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推荐资讯

点击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医药资讯排行榜
  • 医药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琼)-非经营性-2023-0019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2022001664号-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221748
神州医药网郑重提示:本网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对交易行为负担任何责任,请自行核实,谨慎行事。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联系电话:400-101-5699 手机:18815323799(同微信)(只提供招商信息服务,不卖药) 客服微信/QQ:3331677131 邮箱:shenzhouyibo@126.com 
Copyright © 2023 神州医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141号
悬浮图片